


一、介紹春季常見傳染病
班會課上,班主任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就常見傳染病的特征、預防和控制等方面向同學們做了詳細講解,著重介紹了“流行性感冒、流行性腮腺炎、手足口病、水痘、麻疹、結核病”等常見傳染病的癥狀、危害及如何預防等知識。

什么是傳染?
即傳染性疾病,由病原體引起的、能在人與人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染的疾病。
什么是手足口?
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,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,多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,表現口痛、厭食、低熱、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,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。
什么是水痘?
是由水痘-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。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,成人發病癥狀比兒童更嚴重。以發熱及皮膚和黏膜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、皰疹、痂疹為特征,皮疹呈向心性分布。
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?
簡稱流腮,俗稱痄腮。四季均有流行,以冬、春季常見。是兒童和青少年期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。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、全身性感染,以腮腺腫痛為主要特征。
什么是肺結核?
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,可侵及許多臟器,以肺部結核感染最為常見。排菌者為其重要的傳染源。人體感染結核菌后不一定發病,當抵抗力降低或細胞介導的變態反應增高時,才可能引起臨床發病。若能及時診斷,并予合理治療,大多可獲臨床痊愈。
什么是流行性感冒?
流行性感冒,簡稱流感,是由甲、乙、丙三型流感病毒分別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疾病,屬于丙類傳染病。
流感在中國以冬春季多見,臨床表現以高熱、乏力、頭痛、咳嗽、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癥狀為主,而呼吸道癥狀較輕。
二、介紹春季傳染病預防措施
1.勤洗手
勤洗手是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措施。提倡勤洗手,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噴嚏后、就餐前或接觸污染環境后要洗手。
2.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
保持教室環境清潔和良好通風狀態。每天定時開窗通風數次,保持室內空氣新鮮。
3.天氣變化多端,注意及時增減衣物
春季學生衣服的增減要適當,并且及時根據天氣狀況調整。注意孩子運動后出汗較多容易著涼現象。
4.加強鍛煉,增強免疫力
通過科學運動增強身體的免疫力。
5.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
咳嗽或打噴嚏時,用紙巾、毛巾等遮住口鼻,咳嗽或打噴嚏后洗手,盡量避免觸摸眼睛、鼻或口。
6.及時接種相關疫苗
常見的傳染病現在一般都有疫苗,及時接種疫苗是阻擊傳染病發生的最佳手段。
春季傳染病雖然種類繁多
但只要落實各項疾病防控制度
做到早發現、早隔離
早診斷、早治療
就可以有效地阻斷
傳染病的流行與傳播
讓春天在平安健康中美麗綻放!
共抓春季傳染病工作
共筑一中健康防護墻